首页

午夜暗香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5 11:07:34 作者:海外华文媒体“晋南粮仓”探寻“农业芯片”密码 浏览量:87533

  中新网运城5月23日电 (杨佩佩 李庭耀)23日,“侨媒连五洲·黄河寻麦香——共话运城乡村振兴”海外华文媒体进运城活动启动。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晋南粮仓”山西运城,探寻“农业芯片”密码。

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晋南粮仓”山西运城,探寻“农业芯片”密码。 武俊杰 摄

  走进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优质旱作小麦育种试验基地,放眼望去,金黄的麦浪层层铺开,饱满的麦穗随风起伏,引得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拍照记录。在这片60余亩的麦田里,种植了近200个品种的小麦。

  香港新闻社总编辑刘林表示,在这里深刻感受到了运城在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积极探索与推动,这种高效的实践,为黄淮麦区的农业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运城经验”“运城样本”。

  山西十年九旱,水资源短缺,平均年降水量在400毫米至650毫米,是典型的半干旱地区。小麦是该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800余万亩,其中旱地小麦占到近一半。旱地小麦受自然降水影响,年际间产量差异较大,其丰歉直接影响着全省粮食总产的提升。

  正因如此,抗旱小麦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就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优质旱作小麦育种团队取得了丰硕成果,共育成20个抗旱小麦品种,其中国审品种8个、省审品种12个。

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优质旱作小麦育种课题组副研究员毕红园(图右一)介绍着不同品种的小麦。 武俊杰 摄

  当日,穿梭在麦田间,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优质旱作小麦育种课题组副研究员毕红园介绍着不同品种的小麦。“这是‘晋麦47号’,于20世纪90年代选育出来的旱地小麦品种,在山西乃至黄淮麦区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中国旱地小麦的典型代表。”

  该品种的育成,推动黄淮麦区实现1949年以来旱地小麦品种的第五次大面积更换,其作为国家黄淮麦区旱薄组区域试验对照品种20多年,目前仍然是山西、陕西旱地小麦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为中国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小麦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优质旱作小麦育种团队的育种目标也进行相应调整,在“晋麦47号”的基础上,以抗旱优质强筋为主要目标,先后成功选育出以“运旱20410”“运旱618”为代表的国审抗旱优质小麦品种。

  毕红园说,这些品种实现了中国黄淮麦区旱地强筋小麦“零”的突破,显著提升旱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累计示范推广面积5000多万亩。

“侨媒连五洲·黄河寻麦香——共话运城乡村振兴”海外华文媒体进运城活动启动。  武俊杰 摄

  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旱地面积逐年减少以及适应机械化的需求等现实条件,该团队的育种目标再一次进行微调,在以抗旱为核心的基础上,提高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先后选育出以“运旱1512”“运旱1392”“运旱1818”等为代表的国审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都具备抗旱抗倒、高产稳产、节水广适等特性。

  “‘运旱1818’从2006年开始杂交配组,用了18年的时间,经过反复鉴定和筛选,才培育出这个抗旱节水、高产广适的旱地小麦新品种。”毕红园说,该品种在适应气候变化的形势下降低了株高,但丝毫不影响它的抗旱性。这是旱地小麦育种工作取得的又一项突破。

  种子是“农业芯片”,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毕红园表示,今后在常规抗旱小麦育种的基础上,加强生物育种,开创新方法,结合加代技术、生理及分子方法开展育种工作,缩短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为提高旱地小麦生产效益,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贡献力量。(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山西偏关一小作坊乱倒废油渣 相关涉事人已获刑

记者在月立展位看到,热风梳、直发棒、卷发器等个护家电产品被搭配成套,不仅实现功能和场景的配齐,更在产品外观和颜色上达到了和谐统一。厉力众介绍,他们当前的策略是拓展ODM业务,靠成套的系列产品吸引客户,提升单位产品的附加值:“这些产品的外观、尺寸和内部结构等要素,都是我们与杭州的工业设计公司合作确定的。我们也曾和一些国外设计公司开展合作,但来回沟通效率不高,而国内的设计企业每个星期都能和我们当面沟通产品细节,及时落地方案。”(羊城晚报)

台风“康妮”来袭 洞头海域掀起10米高巨浪

据新华社9月11日报道,当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十届一次理事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会议并当选会长。

海外华裔、两岸青少年代表交流座谈会在山西太原举办

在京剧表演领域潜心钻研28年的民进中央委员、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张璇讲述了她作为一个艺术家,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桥梁,让国粹焕发新生。

时习之丨从两会微镜头看总书记谋篇“高质量发展”

当日4时20分,民警黄凯在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的瑞丽口岸开展夜间巡逻时,听到国门通道的界碑附近有异响,跟随声音来源做进一步查看发现,一只长着黄色绒毛、形似猴子的小动物正蜷缩在国门角落。

以城市之窗展现浙江风采:新型政党制度的杭州实践

日前入选中国记协评选的中央媒体融创精品十大案例的中国青年报社大型视频访谈《外卖小哥如何共圆心愿》、《中国有故事》系列主题访谈和《两会青年茶座·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等作品,紧紧贴合青年诉求,将镜头聚焦青年成长成才、身心健康、就业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等民生实事,让青年科学家、职业农民、一线工人、快递小哥等各行各业追梦人成为新闻媒体头版头条中的主角,获得广泛关注。近年来,中青报·中青网陆续推出团团·BaoBao、青年调查、12355青春热线等版块,并上线“青蜂侠青年守护平台”等举措,着眼于倾听青年心声,关心青年疾苦,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通过短视频等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着力生产青年爱听爱看的网络内容,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受到青年受众广泛欢迎,《青蜂侠》也日益成长为以“青年关注”“关注青年”为内容定位的互联网阵地头部短视频品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